这首明代诗人徐学谟的《贾傅祠》表达了对贾谊这位古代贤臣的深深感慨。贾谊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长沙,虽有才德却被长期闲置,其冤情千年未消。诗人通过“一疏危明主,千秋怨未平”描绘了贾谊的悲剧命运,暗示他的忠诚并未得到当政者的公正对待。
“湘累如有待,宣室竟无成”进一步强调贾谊在湘水边的等待和期望未能在汉文帝宣室召见时得以实现,暗示了他的抱负未能施展。接下来,“夜雨湖南草,春风江上城”以景寓情,描绘了贾谊身处荒凉之地,即使春风吹过,也无法改变其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可怜卑湿地,还复祀先生”饱含同情,表达了对贾谊虽身处卑微之地,后人仍尊崇祭祀的敬意,揭示了历史对忠良的铭记,以及诗人对贾谊遭遇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