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峄山入洞过石梁登自山最高顶

峄峰累嵯峨,秋磴纡回互。

履节展高兴,呼侣逐幽步。

鱼贯下曲窦,猱攀凌窄路。

沈入沓书冥,渐出豁天曙。

巨石忽硉矹,夹溪相牴牾。

飞梁悬千仞,微命争一度。

过险悔轻蹈,定性却重怖。

默默立巉岩,遥遥肆指顾。

感秦失乐石,怆纪余荒墓。

兴废由化迁,年寿谁云固。

安得偕云车,长与列风御。

何必采茱萸,褰裳湿寒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元枢的《九日游峄山入洞过石梁登自山最高顶》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游览峄山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诗中通过描绘峄峰的峻峭、秋径的曲折,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乐趣。诗人“履节展高兴”、“呼侣逐幽步”,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与友人共游的愉悦。

进入山洞后,“鱼贯下曲窦,猱攀凌窄路”,形象地刻画了探险的生动场景。随着深入,光线逐渐暗淡,“沈入沓书冥,渐出豁天曙”,暗示了从幽暗到明亮的转换,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

石梁高悬于千仞之上,诗人“过险悔轻蹈,定性却重怖”,既表达了对险境的敬畏,也揭示了人生的顿悟。站在山顶,“默默立巉岩,遥遥肆指顾”,诗人感慨历史变迁,秦朝的乐石已成遗迹,而自己的生命亦如浮云般短暂。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永恒的向往,“安得偕云车,长与列风御”,希望超越生死,与自然同在。然而,他也明白“兴废由化迁,年寿谁云固”,人生无常,只能珍惜当下。在这样的哲思中,他以“何必采茱萸,褰裳湿寒露”收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整首诗寓景抒怀,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3)

王元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白楼

秋色围城郭,高楼尽一攀。

廛连原上树,村带雨中山。

我忆孤臣迹,时看落日间。

可怜大河水,不舍下长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怡园

寂寞金谷旧,空庭容我过。

如何乔木里,偏是冷云多。

花气沈秋水,山光动女萝。

珠帘犹未卷,夜夜想笙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吕雨村鹾使犹龙

河东后裔五作相,文安代兴美寅亮。

华岳钟灵毓大贤,董鹾复尔临湖上。

经文纬武莫与伦,双鹿夹毂豹为茵。

画戟半笼红玳瑁,花槽都束翠麒麟。

缁衣之宜雅好士,案牍余间订经史。

赏心岂肯涉点尘,促膝时闻疏奥旨。

廨西新辟亭三楹,翛翛竹色攒空青。

寿母板舆御春日,至乐何减登蓬瀛。

公为天子东南镇,十七郡人赖忧轸。

行将丹诏入黄扉,指挥庶绩皆平允。

湖涯贱子旧生徒,十年枯坐据槁梧。

蠡瓢耐可探玉海,蓬心犹许对冰壶。

此中真意世莫识,惟有香风吹赤舄。

大厦帡幪构万间,怀恩不独平原客。

形式: 古风

晓发口占

又复冲寒去,鸡声引铎声。

喑尘人迹起,残雪马头明。

裘敝犹堪恋,装轻不碍行。

岁华宁足叹,辛苦是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