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滟滪堆

扁舟西岸玉芙蓉,疏凿由来夏后功。

逆濑风高防马象,清秋水冷问蛟龙。

家乡已出五千里,山障方穿十二重。

最是逋臣思惆怅,江流呜咽响淙淙。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滟滪堆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扁舟西岸玉芙蓉”以“玉芙蓉”比喻岸边的景致,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一片洁白如玉的花海之中。接着,“疏凿由来夏后功”点明了滟滪堆的形成历史,暗示着古代先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逆濑风高防马象,清秋水冷问蛟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滟滪堆周围的自然环境,逆流而上的船只在高风中航行,防范着可能遇到的危险,如野马和大象;而在清冷的秋水中,诗人或许在思考如何应对潜藏的蛟龙,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家乡已出五千里,山障方穿十二重”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在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之后,他穿越重重山脉,距离家乡已有五千里之遥,这种空间上的距离引发了内心的感慨与忧伤。

最后,“最是逋臣思惆怅,江流呜咽响淙淙”将情感推向高潮。作为被放逐的臣子,诗人面对滔滔江水,内心充满了惆怅与无奈。江水的呜咽声似乎也在为他的遭遇而叹息,营造了一种悲凉而深沉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

蒋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零陵道中望九疑山

九峰吐翠隔湘川,咫尺征途万里天。

欲诉重华无限恨,軥辀啼处雨如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神女庙

环佩依然赋不虚,千秋一梦致人思。

襄王此日知何处,空见朝云暮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萍屋为景上人题

水上乾坤有许宽,舟居犹胜住山间。

江湖浩荡基难定,鸥鹭联翩意共閒。

落月暂依杨柳岸,晴风又过荻花湾。

平生自分无根蒂,南北东西任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松风台

老树秦封倚石坛,科头箕踞自盘桓。

苍龙捲地翠涛舞,青鸟翔空宝盖翻。

清气一襟毛发颤,秋声万壑斗牛寒。

划然长啸凭阑处,明月中天挂玉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