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

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

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

远传冬笋味,更觉綵衣春。

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

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骞飞报主身。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卫幕深感恩情重,频繁乘坐潘车载佳音。
救世期待着英明将领,赐予荣耀敬奉慈母心。
富贵应当如斯,尊贵荣华超越常人。
郡邑依托古老的封地,国家与显赫的新名相连。
紫色诏书上凤凰回绕,朝廷上下一片祝贺声。
冬笋美味远播四方,更觉春天彩衣温暖。
世代书香门第,孟母邻居般芬芳。
正义之道和教诲并存,文采与才智如同神明。
细致入微地顺从颜面,展翅飞翔回报君主。
忠孝双全之美,如同麒麟图中的景象令人怜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题为《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中充满了对贵族女性的尊崇与赞美之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其德行、地位和荣耀的高度评价。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开篇即刻画出一种频繁而隆重的庆典气氛,反映了王太夫人受封的盛况。"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则进一步强化了其尊贵的地位和对她的敬仰。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中富贵与尊荣的赞同,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社会地位的认可。"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则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肯定了王太夫人的家族背景和个人成就。

“紫诏鸾回纸,清朝燕贺人。”这里的“紫诏”指的是皇帝颁发的命令,用以象征最高的荣誉。"远传冬笋味,更觉綵衣春"则是通过对季节美食和服饰的描绘,展示了王太夫人生活的奢华和享受。

“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诗人借用古代贤女形象来赞颂王太夫人的品德和风范。"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则表明了她不仅德行高尚,而且文学造诣也堪称完美。

“委曲承颜体,骞飞报主身。”这里的“委曲”指的是柔顺、曲意,与“骞飞”相对,显示了王太夫人在承担家族责任时既温婉又坚定。"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则是对她忠诚和孝顺品质的高度评价,将其比作难得一见的珍奇。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杜甫对王太夫人的一次深情赞美,通过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她的高贵身份,更描绘出她作为一个女性所具备的德行与才华,是一篇集颂扬、贺嘏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

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

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朝廷防盗贼,供给悯诛求。

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

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踰卧辙,遣骑觅扁舟。

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

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

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

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

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

公侯终必复,经术昔相传。

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

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赤壁浮春暮,姑苏落海边。

客间头最白,惆怅此离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