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花落空坛谁扫,何处暗香飞到。

桦烛渐消红,听凉蛩。

禁得无眠生受,吹醒夜窗残酒。

盼到梦儿边,小游仙。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鉴赏

这首《昭君怨》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花落空坛谁扫”,开篇即以“花落”二字点明季节与氛围,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寂寥。空坛无人打扫,更添了几分荒凉之感。此处以“谁扫”一问,引人深思,仿佛在询问世间是否还有人愿意为这逝去的美好留下一丝痕迹。

“何处暗香飞到”,紧接着上句,将读者的思绪从视觉转向嗅觉,暗香飘渺,却不知从何而来,增添了一种神秘与诱惑。暗香的出现,既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预示着某种情感的触动。

“桦烛渐消红,听凉蛩”,蜡烛的火焰逐渐变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凉蛩(蟋蟀)的鸣叫,是秋夜特有的声音,它不仅带来了凉意,也伴随着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禁得无眠生受,吹醒夜窗残酒”,夜不能寐,只能忍受这份孤独与寂静。窗外的风吹动,不仅唤醒了残留在夜窗旁的酒香,也似乎吹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一句通过“吹醒”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情感的觉醒与释放。

“盼到梦儿边,小游仙”,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梦境的期待与向往。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寻觅的安慰与解脱,往往寄托于梦境之中。诗人渴望在梦中找到一丝慰藉,仿佛成为了一位小小的仙人,在梦的世界里自由游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巧妙铺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意境。在静谧的夜晚,诗人借由花落、暗香、烛光、凉蛩、夜风等元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对孤独与寂寞的感知,以及对梦境中寻找慰藉的渴望。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二首(其二)

平生踪迹曾经处,越水吴山。

橘港枫湾,风满乌巾雪满山。

而今却恋菟裘好,竹经亲删。

酒冷诗悭,一卷黄庭日掩关。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月华清

别浦云凉,平沙日淡,短亭薄寒初作。

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谁觉?

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可念芳音辽阔。

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

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听却。

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天仙子二首(其一)

瑟瑟衾铺寒尚浅,今宵料是重门掩。

枕边谁分玉纤携,金雀扇,遮娇面,细雨梦回人未远。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天仙子二首(其二)

水面娇红相并倚,轻舟小泊斜阳里。

暮鸦零乱报秋寒,罗幔底,吹不已,渐渐鲤鱼风色起。

形式: 词牌: 天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