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云寺

香刹住中流,初疑地若浮。

路从沙际入,帆到树边收。

清磬敲渔夜,新书报橘秋。

洞庭西在望,欲去更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海云寺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香刹住中流,初疑地若浮”,以“香刹”指代寺庙,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乘船于江心,初时仿佛大地漂浮于水面,这种奇特的视角转换,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思考。

接着,“路从沙际入,帆到树边收”两句,通过“沙际”与“树边”的对比,不仅描绘了路径的蜿蜒曲折,还隐喻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随着船只逐渐靠近岸边,帆影渐收,画面由远及近,层次分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清磬敲渔夜,新书报橘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夜晚,清脆的钟声与渔舟的摇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新书报橘秋”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融入其中,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

最后,“洞庭西在望,欲去更迟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不舍。洞庭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意象,象征着远方与梦想。诗人虽心向远方,却因对沿途美景的留恋而产生了暂时的迟疑,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一段旅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同庵新居

新居劳种植,隙地不教閒。

作圃先通水,栽松欲借山。

鸟逢春尽到,云向晚都还。

独许王摩诘,题诗在壁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宿甘露庵

舟出太湖险,语溪投暮钟。

听风多在竹,看月不离松。

柝护城三里,鸡鸣村一重。

长安明日路,宿草滑归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指月庵

短扉将绿掩,小径倚村斜。

老树借菭叶,新桐布屋花。

渔歌传外港,鸥梦立前沙。

静者离言象,门题指月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水寺

孤寺水中起,净心宛在虚。

钟边云易湿,松外地无馀。

幢影鱼窥熟,梵音风定初。

入秋看月上,清切复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