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非寄君时》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探讨“是非”的概念,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或以为是,一或以为非”,开篇即提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这反映了人类认知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接着,“是非如环中,毕竟无穷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这里的“环中”比喻的是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状态,暗示着在是非判断上,人们永远无法达成绝对一致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经历和立场都不同,导致对同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千差万别。
“汝唱我其从,嗟吾亦何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反思。诗人似乎在说,面对众说纷纭的“是非”,人们往往难以找到统一的答案,只能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自己作为旁观者,也陷入了这种无休止的讨论之中,感到困惑和无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以及在面对多元价值观时的困惑与挑战。它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认识到在“是非”面前,保持开放心态、尊重他人观点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执着于单一答案,而是学会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