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其九)静镇堂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筒。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

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海外国家原本淳朴古老,山区居民也淳朴无知。
你若不深入探究真理,我也无需做你的引导者。
忙碌的樵夫和牧童在春风中快乐劳作。
何须效仿齐国宰相,只需学习虚心的盖公那样生活。

注释

海邦:海外国家。
淳古:淳朴古老。
山民:山区居民。
颛蒙:淳朴无知。
探:探究。
赤丸:比喻真理或核心。
缿筒:比喻引导者或导师。
熙熙:忙碌的样子。
樵:樵夫。
牧:牧童。
蔼蔼:和煦的样子。
春风:春天的风。
师:效仿。
齐相:齐国宰相。
虚堂:虚心的教诲。
盖公:历史上以谦虚著称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与世俗争竞的生活态度。"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两句表明大自然本来的纯朴无华,而山野间的人们也同样地简单而不知名利之争。"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筒"则是说你如果不去追求那些看重的东西,我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去做那些装饰或收藏的行为。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物欲淡薄、超脱红尘的态度。

接下来的"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写的是自然界中樵夫与牧羊时那和谐宁静的画面,以及春天的风景,这些都是诗人所向往的简单生活。最后两句"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则表达了对权力和名位的淡然,认为没有必要去效仿那些追求功名的人物,空有虚堂而不实用也是无谓之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山民与世人的不同选择,以及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5)

李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其五)凝思斋

孙绰赋天台,伻人以图至。

公今身见之,情亲心更醉。

坐想复行吟,商颂得十二。

寄语范荣期,金声重掷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其十)霞起堂

赤城古洞天,彤霞照山谷。

烂烂九光垂,馀辉借草木。

伊予有痼疾,企望常不足。

待与马练师,耘芝灌松竹。

形式: 古风

白鹤山

玉箫峰下仙君宅,一树岩花几百春。

当日会稽王内史,如何不见竹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早朝

著衣香重海棠风,人在瀛洲御苑东。

将对赤墀班未定,井斡楼角且先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