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记梦中所感

风引归舟远翠蓬,转头三见柳花风。

伤心殆尽王摩诘,痛哭真成贾太中。

尚有鬼神知夜问,谁知兄弟坐天穷。

此时此意无人会,放读离骚太乙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微风吹动归舟远离绿色的蓬莱岛,我转头三次都看见了柳絮在风中飞舞。
心中伤感几乎到了极致,就像王维那样,悲伤到极点,如同贾谊般痛哭。
即使有鬼神在暗中询问,又有谁知道我们兄弟此刻身处困境。
此时此情无人能理解,只能独自诵读《离骚》,向着东方的太乙星宿寻求慰藉。

注释

风:微风。
归舟:归来的船。
远:远离。
翠蓬:绿色的蓬莱岛(象征远方或仙境)。
殆尽:几乎到极点。
王摩诘: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
贾太中:贾谊(西汉文学家,以才学出众而早逝)。
鬼神:暗中的神灵。
夜问:深夜的询问。
天穷:困境,困厄。
无人会:无人理解。
离骚:屈原的《离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长诗)。
太乙东:太乙星宿(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东方七宿之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梦境中的感受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风引归舟远翠蓬”描绘了梦中乘舟归乡的情景,微风轻轻吹动,舟行于碧绿的蓬草丛中,显得宁静而遥远。接着,“转头三见柳花风”暗示时间在梦境中流逝,诗人多次回头,看到柳絮纷飞,象征着春去秋来,时光荏苒。

“伤心殆尽王摩诘,痛哭真成贾太中”两句引用了唐代两位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和贾岛(字浪仙)的典故,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悲痛。王维以山水诗闻名,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美景的感慨;贾岛则以苦吟著称,此处可能寓言诗人自身境遇的困顿和无奈。

“尚有鬼神知夜问,谁知兄弟坐天穷”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迷茫的情绪,诗人感到连鬼神都不理解他的处境,更无人能体会他的兄弟情深和生活的艰难。

最后,“此时此意无人会,放读离骚太乙东”表达了诗人极度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只能独自诵读屈原的《离骚》,寄托在古代先贤的遭遇和情怀上,寻求心灵的共鸣。太乙东,可能指的是东方的太乙星,象征着希望和远方,但在此处却显得更加遥不可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人生的沧桑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用前韵似龄叟

早岁雄心撼不周,晚年归契老禅游。

肯除酒戒容元亮,欲答梅诗愧子由。

隐几云山长在眼,出门风雪又回头。

元宵有约慈云阁,镫火能无感旧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用前韵自述

忆昔微官玷瞽宗,归来十载坐山穷。

有家却似髡头释,无齿真成吮乳翁。

□□□清秦吉了,饿犹未死信天公。

馀生趯趯只如此,看取东坡赋二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用前韵呈晓村

溪山两相望,只隔五长亭。

一见坐联日,高谈气拂星。

好宾知络秀,兼仆困樵青。

此会受多益,归途杖可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用前韵送酒与约斋

人生以类合,圆木不投方。

家话太平旧,山盟晚节香。

百罹心易足,一醉味何长。

但得静中乐,村村皆洛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