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杂怀(其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的复杂画卷。
首句“世途多陷缺,倾覆有千端”开篇即揭示了社会道路的险恶与复杂,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接着,“悠悠复悠悠,贫交古所难”进一步强调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维持贫贱之交的不易,凸显了友情在物质贫乏时的珍贵与艰难。
“苍蝇施点缀,白璧滋其盘”运用比喻手法,将小人的谗言比作苍蝇的点缀,玷污了原本纯洁无瑕的白璧(象征高尚人格),形象地描绘了小人对君子人格的侵蚀与破坏。最后,“素心苟不渝,相视但忘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纯洁心灵的坚持,即使面对误解与冷漠,也选择以沉默回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思考,以及在复杂人际关系中坚守自我、追求真挚友谊的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