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楼夜宴留客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

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

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

寒天殊未晓,归骑却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北方的客人不辞辛劳来访,我特意在东楼接待。
撩起窗帘等待月亮升起,手持火把观看潮水涌来。
听着动人的竹枝曲,品着莲子杯中的香气。
寒冷的天色还早,回去的马车却迟迟不愿离开。

注释

北客:指来自北方的客人。
劳相访:辛苦地前来拜访。
东楼:诗人所居之东边的楼阁。
把火:手持火把。
看潮来:观看潮水涨潮的景象。
艳听:沉醉于听。
竹枝曲:古代民歌《竹枝词》。
莲子杯:以莲子装饰或盛有莲子的酒杯,代指美酒。
殊未晓:天色还很早,没有亮。
迟回:迟迟不归,逗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郡楼上的夜宴图景,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以轻松愉悦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温馨而欢乐的夜晚聚会。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 二句,表明远方的朋友不辞辛苦地来访,而主人则特别在东楼上准备了一场宴席,以示盛情。这里的“东楼”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地点,也可能只是为了音韵和意境而设定的虚构之所。

"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 两句,则描绘了夜晚等待明月初上的景象。主人和客人们拉开窗帘,静候月亮,而“把火”可能指的是烛光或是炉火,是夜宴中不可或缺的光源,它既照亮了聚会,也映衬出了潮汐的变化,为诗增添了一抹动态美。

"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 这两句,通过对音乐和美酒的描写,使宴席氛围愈发生动。其中“竹枝曲”是唐代流行的一种乐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莲子杯”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香气扑鼻,更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寒天殊未晓,归骑却迟回"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宴会持续至深夜,而客人们不忍离去,因此即使天色已渐渐发白,但他们依旧留恋,乘骑缓缓,似乎在延长这难忘之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景,再现了唐代文人雅集友朋、赏月饮酒的生活情趣。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郢州赠别王八使君

昔是诗狂客,今为酒病夫。

强饮翻怅望,纵醉不欢娱。

鬓发三分白,交亲一半无。

郢城君莫厌,犹校近京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重伤小女子

学人言语凭床行,嫩似花房脆似琼。

才知恩爱迎三岁,未辨东西过一生。

汝异下殇应杀礼,吾非上圣讵忘情。

伤心自叹鸠巢拙,长堕春雏养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重向火

火销灰复死,疏弃已经旬。

岂是人情薄,其如天气春。

风寒忽再起,手冷重相亲。

却就红炉坐,心如逢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

阁前下马思裴回,第二房门手自开。

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

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

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