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其二)

一度相逢一度春,不知名姓是何人。

十分国色妆须淡,数点胭脂画未匀。

好把东皇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邻。

临邛道士今何在,说与唐宗是太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曾经相遇在春天,他/她身份未知如谜。
极美的容貌无需浓妆,只几点胭脂恰到好处。
愿以东皇(春天之神)为尊贵宾客,让他/她如宋玉般才华横溢做邻居。
那位临邛的道士如今何处?请告诉他/她,唐宗(唐代皇帝)曾视她为杨贵妃。

注释

一度:曾经。
相逢:相遇。
春:春天。
不知名姓:身份未知。
何人:是谁。
十分:极。
国色:极美的容貌。
妆须淡:无需浓妆。
数点胭脂:几点胭脂。
画未匀:恰到好处。
好把:愿以。
东皇:春天之神。
上客:尊贵宾客。
宋玉:才子。
西邻:邻居。
临邛道士:临邛的道士。
今何在:如今何处。
说与:请告诉。
唐宗:唐宗(指唐代某君主)。
太真:杨贵妃。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海棠(其二)》,作者是宋代诗人曹彦约。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海棠花盛开的场景,以及对美丽女子的赞美。首句"一度相逢一度春"表达了季节更替中与海棠的偶然相遇,暗示了时光流转之美。接下来的"不知名姓是何人",以海棠的神秘身份隐喻女子的低调含蓄。

"十分国色妆须淡,数点胭脂画未匀",诗人赞美海棠的天然之美,认为无需浓妆艳抹,几许淡淡的红晕就足以展现其绝色。这里暗喻女子的内在美胜过外在装饰。

"好把东皇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邻",东皇指太阳神,将海棠比作尊贵的客人;宋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此处用来形容海棠的美貌足以与之媲美。诗人表达了对海棠的极度赞赏。

最后两句"临邛道士今何在,说与唐宗是太真",提及唐代诗人杜甫曾赞美的杨贵妃,暗示眼前的海棠有着杨贵妃般的倾城之姿,而那位如同临邛道士般的人物(可能是指赏花之人)已经不在,只能向唐朝的唐宗(即唐玄宗)讲述这美丽的海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海棠的形象,寓言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女性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病中有感欲落不落雪旧事偶成唐律

东皇雅欲破玄冥,滕六终怀可否情。

岂不愿丰招瑞气,又虞加力困饥氓。

柳虽阁絮心犹壮,梅不能妆意自倾。

只恐玉龙禁不得,便输鳞甲赋群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其二)

访我鸣琴日,闻公吐屑言。

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

厥后依英簜,新来近达尊。

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其一)

殄瘁连乡党,凋零及老成。

玉亡修水秀,星掩寿沙明。

不上论思直,空馀馈饟名。

盖棺隆眷在,论撰见哀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致政检法牛公挽章三首(其三)

门户关州县,交游及弟昆。

每于尊俎后,窥见典刑存。

岂不昏姻重,常疏药石言。

矧闻丹旐发,心绪正沄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