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弱女紫丝筐,藤花刺路傍。

柳繁风絮乱,波浅水茅香。

老学耕田法,贫添省事方。

头茶与鲜笋,刻日待新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农村生活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弱女紫丝筐,藤花刺路傍”,以“弱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柔弱女子提着紫丝筐在藤花丛生的小路上行走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生活的艰辛。接着,“藤花刺路傍”则点明了地点和环境,藤花的刺与女子的弱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柳繁风絮乱,波浅水茅香”两句,通过“柳繁”、“风絮乱”、“波浅”、“水茅香”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界的清新香气,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老学耕田法,贫添省事方”两句,揭示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智慧。老农通过学习耕作方法来应对生活,而贫穷则促使他们更加精打细算,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智慧。

最后,“头茶与鲜笋,刻日待新尝”两句,将镜头聚焦于食物上,头茶和鲜笋是春季的特色美食,表达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农民对自然馈赠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农民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石马庄夜集得封字

苦瘦角诗容,题函半尺封。

夜沉歌板法,窗冷印香慵。

醁泻杯光滟,灯分字影重。

若非文战苦,何以约谈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竹林限四韵(其一)

百回经眼地,倍倍惜高寒。

绕屋香成涧,摩天碧洗澜。

花头丰似颊,枝底啭如丸。

纵是醉名客,频游也挂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竹林限四韵(其二)

百亩亭亭绿,风梢作意寒。

只如无市井,长似有波澜。

适性琴三叠,尊生药一丸。

苍髯白麈尾,都学晋衣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竹林为官谷物今属小修四岁中凡三易王矣余频年兴作故后半以自箴仍用前韵

阅人如邮舍,旁观意也寒。

年年山易姓,事事水催澜。

免作劳生计,都无驻景丸。

东移复西改,似沐猴而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