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子

已入愚公谷,甘为郑子真。

儿孙犹汉腊,晋魏有秦人。

读《易》无如《损》,遗安一味贫。

更嫌名累汝,笔砚不须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移孝所作的《训子》,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子女教育的深思熟虑与严格要求。

首句“已入愚公谷,甘为郑子真”以古代两位隐士愚公和郑子真为榜样,表达出诗人希望子女能够像他们一样,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接着,“儿孙犹汉腊,晋魏有秦人”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暗示儿孙应如同汉代的祭祀之火,绵延不绝;同时,也暗含着对后世子孙的期许,希望他们能超越前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读《易》无如《损》,遗安一味贫”这两句,引用《易经》中的《损卦》来教导子女,强调了节俭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子女生活态度的期望——即使在物质上保持简朴,也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满足。

最后,“更嫌名累汝,笔砚不须亲”则直接点明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告诫子女不应过于追求名誉地位,而应专注于内心的成长与学习,不必过分亲近书本与文墨,意在引导子女追求真正的内在修养与精神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与典故,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深刻见解与期待,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蕴含了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教育意义的作品。

收录诗词(8)

戴移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牧牛

吾道已沧洲,黄冠学牧牛。

有书时挂角,作画笑笼头。

短布逢长夜,逃名得上流。

一声何处笛,吹尽古今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惜誓

万古刀镮赤手磨,休将剑术责荆轲。

一门争死无完卵,三户偷生作楚歌。

不信青蝇还赐吊,堪悲黄雀自投罗。

行看沧海扬尘日,才见西山木石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许九日以诗见访次韵

才独寄嵚气混茫,喜君同调即同乡。

荔支家国烟芜在,鼙鼓乾坤道路荒。

江上偶然逢月旦,笛中容易恸山阳。

何时欲发娄江棹,千树梅花寄八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呈梅村先生

娄水龙门未易亲,休官无过隐之贫。

苍梧往事馀双泪,白首名山只一人。

鸥鸟欲分高士席,梅花能伴苦吟身。

投闲自是千秋计,落日寒江理钓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