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古今有高士,借酒以自适。

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

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

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

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高士借酒自适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之人的讽刺和对自身清狂、放纵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古今有高士,借酒以自适”开篇,点明主题,接着阐述了“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批评了盲目模仿高士行为的人,认为他们只是表面效仿,实则庸俗不堪。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真正的高士在贫困中也能保持清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那些模仿者却只能在贫苦中寻求放纵。接下来,“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揭示了世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矛盾,以及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怨恨。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表达了生活中的快乐往往伴随着痛苦,各种情感的追求最终徒劳无功。最后,“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暗示了真正的平静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认知,就像巽坎二卦所代表的自然规律一样,无需言语,就能感受到过去的智慧。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描述了诗人与乡间农夫的和谐相处,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都能共同度过每一天。这反映了诗人向往简单、真实的生活态度。“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告诫人们不要与他人过于不同,因为差异可能会导致变化和不稳定。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厠”以广阔的天空和永恒的时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和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高士生活态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人生皆劳劳,尔独放山泽。

瓮头无春醅,何以百骸释。

我亦不自知,少小耽泉石。

地远世情疏,心閒形不役。

山深闻午鸡,清谈少游客。

不欠酒家钱,安眠竟至夕。

开户常阒然,空对石岩白。

将以乐馀年,讵辨阡与陌。

修短总由天,九十或一百。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莫道黄虞邈,至今有遗民。

茅房因树缚,倚石临高深。

佳禽时复鸣,可以悦素襟。

丰暇移短榻,远近藉层阴。

长幼能玄谈,相与晰古今。

此乐非世间,负苓或其邻。

往往一告语,反以为醉人。

人醉不知足,我醉不知贫。

寒风入蔽庐,衣薄多酸辛。

形式: 古风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吾生亦云足,尘网曾一羁。

父母解此意,山林相与归。

肥遁岂当易,至今有馀思。

少壮事场圃,耆迈少提携。

晨兴欣绿畴,日入散长堤。

返照上墟烟,村井行人稀。

暮鸟度河阳,倒影随舟移。

好景多在晚,正当人醉时。

寿极至一百,一半无所知。

不如远嗜好,使心常希夷。

大道难为言,聊以豁沉迷。

形式: 古风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尝因今夕欢,攒念昔人迂。

鉴彼天禄阁,回车就溺沮。

相与挈壶觞,愿言忘居诸。

居诸良易忘,荣瘁行须臾。

灵爽托营卫,岂遂同虚无。

此生苟可达,后视今何殊。

缮性弗及时,空令年运徂。

见闻从物化,安得复其初。

泽涸多异同,叹息园中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