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著书似秦蕙田,而无位不同,六典屠龙,北岳千古;
钩党赖贾伟节,故大祸以解,三人讹虎,东坡再生。
此挽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见长。上联“著书似秦蕙田,而无位不同”以秦蕙田为典,秦蕙田是清代经学家,以著述《五礼通考》闻名,此处将阎镇珩与之相比,暗示其著作同样卓著,虽未居高位,但其学术贡献不凡。接着“六典屠龙”出自《庄子·外物》,比喻高超的技艺或学问,此处暗指阎镇珩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北岳千古”则以北岳恒山为喻,象征阎镇珩的名声将流传千古。
下联“钩党赖贾伟节,故大祸以解”中,“钩党”原指汉代因政治原因被株连的党羽,此处借指阎镇珩所处的政治环境,通过“贾伟节”的帮助得以化解大难,暗示了阎镇珩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他人的支持。“三人讹虎,东坡再生”则以苏轼(东坡)的典故,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救赎,三人讹虎可能是指三人合力化险为夷,生动描绘出阎镇珩困境中的转机。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阎镇珩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敬仰,也对其在逆境中获得解脱的欣慰之情,语言典雅,情感深沉,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
不详
上马杀贼在西南滇,看犹子跻专城二千石;
徒杠济人于小弱郑,哭我公旷名世五百年。
生不愧张籍皇甫湜文章,署名自负门生长;
死犹忧日本俄罗斯战局,告捷毋忘家祭时。
行善以不近名为宗,既殚其力,又倾其赀,缓急趋人,媲鲁连子;
蒙谤于争欲杀之日,谁祓我魂,而煦我沫,死生知己,哭鲍叔牙。
生蹈龙宫,沉冤又泣汨罗水;
死携骥子,并命同悲周氏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