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湘妃祠》,是清代诗人姚椿的作品。诗中以湘瑟(古代瑟的一种)和《离骚》为引,表达了对湘妃传说的深沉感慨。"十三弦"象征着古韵悠长,"字字传"则传递出屈原《离骚》中的深情与哀愁。接下来,诗人通过"空江无月夜,太古有情天"描绘了湘妃祠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暗示湘妃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联系。
"怨竹祠山鬼,哀蘋荐水仙"进一步描绘了湘妃祠的祭祀场景,竹子和蘋花寄托了人们对湘妃的哀思,而"山鬼"和"水仙"则烘托出祠中祭祀对象的超凡气质。最后,诗人提出"送迎应有曲,谁附《九歌》篇",想象湘妃祠中的仪式或许会有古老的乐曲相伴,但无人能将这些情感融入《九歌》这样的经典篇章,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妃祠为背景,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