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御史孟昉野服画像

好似当年贺季真,乞身归老镜湖春。

铜章不绾御史印,练布能裁处士巾。

麟阁云台千载后,鸟啼花落几回新?

浮云过眼寻常事,且作齐东一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御史孟昉的画像所作,通过描绘孟昉的形象和心境,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首句“好似当年贺季真”将孟昉比作东晋时期的贤者贺循,暗示其高尚品格。次句“乞身归老镜湖春”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镜湖春天为背景,寓意着他的归隐之志。

第三句“铜章不绾御史印”揭示了孟昉放弃官场,不再佩戴象征权力的御史印,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淡泊。第四句“练布能裁处士巾”则描绘他亲手制作朴素衣物,过着文人士大夫的隐居生活,处士巾象征着他的清高和雅致。

第五、六句“麟阁云台千载后,鸟啼花落几回新?”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孟昉身后名声的期许,即使千百年后,他的事迹仍如麟阁云台上的功臣一样被人铭记,而自然界的变换则象征着世事无常。

最后两句“浮云过眼寻常事,且作齐东一野人”,以“浮云过眼”比喻世事如过眼云烟,表达对孟昉选择归隐,享受平凡生活的赞赏,称他为“齐东一野人”,流露出诗人对其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和敬佩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孟昉的高洁情操和人生抉择。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王自牧、冷起敬诸文士游西湖、南山,记题其后

近闻甚得湖山乐,惜不与之同一游。

莫问石城来艇子,却思箫管在扬州。

枕边蝴蝶高楼梦,扇底芙蓉小院秋。

今觉司勋非往日,酒间无复旧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得朱桓编修海道之音

命酒徵歌记往年,玉堂遂有梦相牵。

鱼缄尺素虽云密,事载空言始可怜。

季世人材思管乐,盛时戎马说幽燕。

张骞惯识天河路,俯仰乾坤一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高房山画庐山图,贡云林待制有诗在上,为其子户部尚书贡师泰赋,盖其家物也

万壑匡庐纸满张,好诗好画两相当。

十年物色偶然得,二老风流何可忘?

还见虹光生静夜,却惊云气湿高堂。

尚书座上多游客,独有张翰忆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谢左丞自军中至,同宴周德新员外别业

坐来清听满风前,顿觉烦襟为洒然。

马上功名真是梦,杯中岁月莫非仙。

浮云对岭张图画,鸣鸟藏花杂管弦。

莫讶周郎宾客盛,雄资英发正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