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老寄墨梅(其四)

马祖庵头挂钵囊,晚随缘出住花光。

僧繇一笔无人会,戏作寒梅自在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

首句“马祖庵头挂钵囊”,以“马祖”这一禅宗历史人物为背景,暗示了诗中僧人的身份和修行环境。挂钵囊的动作,既体现了僧人的生活简朴,也预示着他们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

次句“晚随缘出住花光”,描述了僧人在傍晚时分,遵循自然规律,自由地选择栖息之所,与花光相伴。这里的“花光”不仅指自然界的花朵,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状态的赞美。

第三句“僧繇一笔无人会”,引用了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字道玄)的故事,传说他画龙点睛后,龙能飞升。这里借用“僧繇”(即吴道子)之名,暗喻僧人如同高超的艺术家,其修为或智慧深不可测,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同时,也借以表达对僧人独特精神境界的敬仰。

最后一句“戏作寒梅自在芳”,以寒梅自比,展现了僧人虽身处逆境(寒梅常在严冬开放),却能保持独立自主、自在绽放的精神风貌。这里的“戏作”二字,既有轻松之意,又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心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以及对高深佛法的追求与领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美感。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仁老寄墨梅(其五)

解衣盘礴写梅真,一段风流墨外新。

依约江南山谷里,溪烟疏雨见精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仁老寄墨梅(其六)

金张许史竞东风,魏紫姚黄醉眼中。

宾客贵人吾不预,独将清韵照禅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仁老寄墨梅(其七)

春晚晴光破雨回,閒将花轴傍檐开。

炉烟细逐轻风散,疑是香随梅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僧慈愿游南华

南华老子定相亲,应问三湘放逐臣。

为报君恩似天地,不教重作岭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