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传说故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商洛之地,在古代便有许多关于神仙和羽化成仙的传说,这里的“秦时四老翁”即是其中之一,他们象征着返璞归真的高尚境界。
诗人通过“人传羽化此山空”表达了对这种超凡脱俗状态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这只是传说中的美好,而非现实可及。接着,“若无仙眼何由见”则是诗人自问,如何能够亲眼目睹这样的奇迹?这里的“仙眼”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智慧。
最后两句“总在庙前花洞中”表明诗人虽然无法真正达到那种境界,但他还是选择在商山庙前,那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去寻找那份宁静与心灵的寄托。这里的“花洞”或许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景观,也可能是对仙境的一种想象和描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传说故事的引用和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以及对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时的无奈与慨叹。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一诗。后官凤翔少尹。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十日广陵城里住,听君花下抚金徽。
新声指上怀中纸,莫怪潜偷数曲归。
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
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
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
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
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
九重深浅人不知,金殿玉楼倚朝日。
一夜城中新雨晴,御沟流得宫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