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六首(其五)

去年船里逢端午,今年船里又端阳。

九节菖蒲本仙药,如何曲曲似愁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棹歌六首(其五)》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述诗人乘坐船只在水面上度过的端午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愁绪的感慨。

首句“去年船里逢端午,今年船里又端阳。”以对比的手法,将“去年”与“今年”的端午节场景串联起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连续性。诗人身处同一场景中,却感受到不同的内心体验,这种变化反映了他对生活状态的反思。

接着,“九节菖蒲本仙药,如何曲曲似愁肠。”菖蒲是端午节的传统植物,常用于驱邪避疫,象征着吉祥和健康。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九节菖蒲却仿佛成了愁肠百结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一转折,使得原本应充满欢愉气氛的节日场景,被赋予了更深的忧郁色彩。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敏感洞察和深刻思考。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背景下,诗人不仅回忆过去,还预想未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棹歌六首(其六)

宁向泥中弃莲子,莫向水上种桃花。

莲子出泥终见藕,桃花随水不还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魏元君坛戏和陈彦高

衡岳仙成只可闻,南昌何处觅夫君。

邻儿狡似东方朔,偷得金桃不见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画

迢递云山隔远溪,微茫烟水带长堤。

秋来木叶多摇落,日暮寒鸦不肯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双燕图赠王惟中

玄鸟飞时绿树春,湖南烟际往来频。

明年社日君何处,逢著新巢忆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