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放歌》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世态炎凉。
首句“丈夫未遇虎如狗”以“虎”喻成功、尊贵,“狗”喻卑微、无能,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未得志时的处境,如同被轻视的狗一般,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接着“南北东西牛马走”一句,进一步描述了人在社会中的奔波劳碌,如同牛马般任人驱使,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沈枯一室若逃禅,游戏百函聊糊口”,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遁入空门的僧人,在简陋的居所中寻求心灵的解脱,同时又以“游戏百函”来调侃自己为生计而忙碌,看似轻松实则充满辛酸。
“虽知混迹在泥涂,不敢随风等杞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世俗的泥潭,但不愿随波逐流,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
“閒心漾漾出岫云,浩气英英互星斗”,诗人的心境如同飘荡的云彩,自由自在,而他的精神则如同星辰般明亮,闪耀着智慧与勇气。
“自食其力同工商,屋漏不愧古人友”,诗人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并以古人作为精神上的朋友,体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
最后“怜他蠢蠢与浮浮,不识天高并地厚”两句,诗人对那些盲目追逐名利、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表示同情和批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