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述怀

东风吹春桐始花,青青柳枝插檐斜。

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

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明月。

夜深步转玉阑东,笑倚梨花一株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一幅生动画面,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欢乐气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生机与人们的欢愉。

首句“东风吹春桐始花”,春风轻拂,桐树开始绽放花朵,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青青柳枝插檐斜”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展现出春天的柔美与活力。

“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一句,通过描写孩子们在清明节得到新火,以及紫烟弥漫在金家的场景,不仅体现了节日的习俗,也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明月”描绘了一幅儿童在月光下嬉戏的画面,双鸾(可能指两个孩子)吹着笙,调和着莺鸟的鸣叫声,他们欢快地在秋千上跳跃,享受着月夜的宁静与乐趣。

最后,“夜深步转玉阑东,笑倚梨花一株雪”则将画面推向夜晚,人物活动逐渐减少,但依然充满诗意。主人公在夜深时分,漫步至玉栏旁,倚靠在一株梨花树下,梨花如雪,映衬着月色,整个场景显得静谧而美好,透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既有节日的热闹,也有夜晚的宁静,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

赵友蔺(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季文之湖州参军与达兼善秘书同赋

人生功名如掣电,独有君家吾所羡。

弟兄玉立总成名,堂上慈亲尚强健。

伯兄日日报平反,喜溢萱花促张宴。

参军赴官百馀里,甘旨悬知可充膳。

闻君二月当扬舲,太湖水暖春冥冥。

碧澜堂前万花丽,水精宫外群峰青。

幕府事稀多暇日,骑马题诗访陈迹。

野亭日落朱颜酡,早寄书来慰思忆。

形式: 古风

题宋诚夫尚书垂纶亭

尚书昔隐江汉间,垂纶苍波弄白日。

千山桃叶起春讴,万顷芦花涌秋色。

适兴偶拂珊瑚光,岂谓渭滨终得璜。

未央奏策动天子,四海籍籍传文章。

至今亭子松阴古,矶上苍苔长膏雨。

经纶事竟寻旧游,愿逐茶烟渡湘浦。

形式: 古风

送友之官江西

花间乳莺啼曙色,送客驱车上南陌。

陌头芳草绿萋萋,今人古人灭行迹。

明发吴侬燕尾?,江卷寒潮飞练白。

鸾童乘月吹紫笙,不似琵琶怨秋瑟。

滕王阁中歌舞阑,一望秋林谢公宅。

形式: 古风

题李伯时三马图卷

渥洼汗血真龙种,千里霜蹄贾馀勇。

阊阖牵来三疋练,雾鬣霜鬃欲飞动。

龙眠居士笔有神,独怜神骏为写真。

雪堂老翁亲洒翰,妙墨著楮光如新。

三百年间一萧瑟,此书此画俱难得。

市骨犹拚五百金,此卷应当万金直。

方今四海同一家,玉关咫尺无尘沙。

十二闲中尽騠駃,不须更画青丝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