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一首

窈窕招提境,何年阿育开。

泉泉皆八绕,树树作双栽。

雁刹青鸳出,珠函白马来。

碧题看竺国,何异化城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竺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历史底蕴。首句“窈窕招提境”,以“窈窕”形容寺庙环境的幽静雅致,“招提”则是对佛教寺院的称呼,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何年阿育开”一句,借问阿育王开建此寺的时间,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也暗示了寺庙悠久的历史。

“泉泉皆八绕,树树作双栽。”这两句通过“泉泉”和“树树”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泉水环绕,树木成双,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佛法的双轨并行,即戒定慧三学并重。

“雁刹青鸳出,珠函白马来。”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寺庙比作“青鸳”和“白马”,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同时,“珠函”和“白马”也象征着珍贵的知识与信仰的传递。

最后,“碧题看竺国,何异化城回。”“碧题”可能是指寺庙的标志或碑文,此处与“竺国”(古代印度)相对应,强调了寺庙与佛教文化的紧密联系。“化城回”则出自佛教故事,意指从迷惑中找到正确的道路,这里表达了对寺庙能引领人们走向正道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竺寺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象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天池山一首

芳序携觞榼,名山洽胜游。

鹳巢加翠岫,龙象隐金楼。

眺得尘劳解,来思坐卧留。

平生采芝意,愧我未能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见海亭一首

孤亭标紫汉,高眺俯苍茫。

绿雨残空色,黄尘阔海光。

山微疑瞩岛,树远恍看桑。

挂席须明发,波臣酹一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谒老君庙一首

伯阳怀大道,肖貌此山中。

七色瞻灵气,三元仰圣风。

庭松疑指树,殿像恍犹龙。

安得如关尹,仙文一讨穷。

形式: 五言律诗

同王胡二总戎登淮安新城一首

淮海登飞观,欢言解客劳。

湖含千舸阔,风引二城高。

岁酒殊乡对,春鸿霁雪飘。

故人情倍昔,天末慰凄寥。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