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谢公深秋思绪飘渺至天边,穿着蜡屐登山欣赏菊花。
尊贵的近臣在华美的宴席上光彩照人,笑着怜悯同僚帽子被风吹落。
茱萸花房暗暗绽放如红珍珠,寒露时节献上嫩白的茶芽。
吟咏完诗歌,从山上归来吹响号角,马儿奔跑如电流,歌女们也匆忙乘车离开。

注释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宋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秋思:秋天的思绪,常指怀人或忧愁之情。
渺天涯:遥远得仿佛到了天边,形容思绪深远。
蜡屐:古代的一种木屐,底部涂蜡以防滑,常用于登山。
绮席:华美的宴席。
从事:古代官名,这里泛指同僚。
乌纱:乌纱帽,古代官员的帽子。
萸房:茱萸的花序,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茗碗:茶碗,用来盛放茶的器具。
寒供:指在寒冷季节提供的物品,这里指新采的茶芽。
白露芽:早秋时节的嫩茶叶。
咏碎:吟咏完毕。
龙山:地名,此处可能指代某座山,也可能寓指诗人的创作灵感。
出号:吹响号角,表示活动结束。
马奔流电:形容马跑得极快,像闪电一样。
妓奔车:歌女们急忙上车离开,形容场面热闹而匆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重阳节当日,与严司空、崔常侍等人共同登龙山,游览帽台的宴会景象。诗中不仅展现了丰富的自然美景,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怀。

首句“谢公秋思渺天涯”即设定了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谢公在秋日对着那渺茫的天边沉思。紧接着,“蜡屐登高为菊花”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们攀登高峰,为的是一睹菊花之美,这种行为充满了对自然美好景致的向往和追求。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两句,描写了宴会的情景。贵族们围坐在华丽的席上,他们的笑容中带着不经意的怜悯,而他们的官帽之上的玉串随风摇曳。

“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绘。萸房指的是用荆草制成的简易屏障,这里暗示着室内的温馨与私密。而“茗碗寒供白露芽”则描绘了一种清晨饮茶的情形,茶碗中是刚沏好的新茶,带着露水的清新。

最后,“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两句,则描写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诗人在龙山上高声歌唱,而马儿则像流电般快速奔跑,车辆也随之疾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宴会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生活之美的意境。

收录诗词(59)

令狐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白云孺子。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 字:壳士
  • 籍贯: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 生卒年: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秋怀寄钱侍郎

晚岁俱为郡,新秋各异乡。

燕鸿一声叫,郢树尽青苍。

山霞侵衣润,江风捲簟凉。

相思如汉水,日夜向浔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郡斋左偏栽竹百馀竿炎凉已周青翠不改而为墙垣所蔽有乖爱赏假日命去斋居之东墙由是俯临轩阶低映帷户日夕相对颇有翛然之趣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鄂州使至窦七副使中丞见示与元相公献酬之什鄙人任户部尚书时中丞是当司员外郎每示篇章多相唱和今因题四韵以寄所怀

仙吏秦城别,新诗鄂渚来。

才推今八斗,职副旧三台。

雕镂心偏许,缄封手自开。

何年相赠答,却得在中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义兴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柳营无事诣莲宫,步步犹疑是梦中。

劳役徒为万夫长,闲游曾与二人同。

凤鸾飞去仙巢在,龙象潜来讲席空。

松下花飞频伫立,一心千里忆梁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