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在东都孺子孙,壮年曾谒舍人门。
祇今此道同终少,君独深藏耻自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报谒徐大雅仁因以题赠三首》中的第一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徐大雅仁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像他那样坚守某种道义的感慨。
"好在东都孺子孙",诗人赞扬徐大雅仁出身名门,有着良好的家世背景,如同东都的优秀后裔。"壮年曾谒舍人门",暗示徐大雅仁年轻时就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曾拜访过重要的官员或学者,这表明了他的才华和进取心。
"祇今此道同终少",诗人感叹如今像徐大雅仁那样坚持某种高尚品德或原则的人越来越少,暗含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君独深藏耻自论",这里的"君"指徐大雅仁,诗人称赞他不仅有才,更难得的是能坚守自己的道德立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并自我反省。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徐大雅仁的敬佩以及对自身未能如他般坚定的自省,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道德修养的价值观。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几思载酒问扬雄,不但尊空囊亦空。
枉道荷花有新发,又闻能白胜能红。
得趣堂到蓬荟深,主人何惜费千金。
我行旬月当重到,要见梅花出树林。
浴凫拍拍已春声,相趁双飞属玉明。
更待前山一犁足,断槎号濑总波平。
草软沙平路不泥,岸巾扶策步循堤。
江南春事信能早,正月已闻林鸟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