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赞美了曹仁宪的德政和仁爱,描绘了一位深得民心的地方官员形象。诗中以“才冠河东孰与京”开篇,将曹仁宪的才能比作河东之首,与京城相媲美,强调其卓越的才能。接着,“平章百姓玉壶清”一句,以“玉壶清”比喻曹仁宪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如同清澈的玉壶一般纯净,暗示其公正无私的执政风格。
“村庄不见催科迫,衢巷惟闻纳税轻”两句,通过对比村庄与衢巷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曹仁宪减轻赋税、改善民生的政绩,使得百姓在乡村中不再受到催租的压力,而在城市街道上也只感受到轻松的纳税氛围。
“德政钦明光紫极,仁风远播达长庚”进一步赞扬了曹仁宪的德行和仁政,他的德政如同紫极之光般耀眼,仁风则传播至遥远的地方,影响深远。
“陶钧万物功无量,寿比南山拟祖彭”最后两句话,将曹仁宪的治绩比作陶钧万物,意指他如同陶器工匠一般,以其智慧和力量塑造出和谐的社会秩序,其功绩无法估量。同时,诗人祝愿曹仁宪的长寿如同南山一般长久,甚至比传说中的长寿者祖彭还要长久,表达了对曹仁宪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曹仁宪德政的颂扬,展现了清代地方官员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民众对其正面影响的深切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