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长沙即事

人生有至乐,天伦乃为最。

繄我独远游,望云频感嘅。

一朝遂趋庭,悲喜疑梦寐。

溯自壬戌秋,迄今戊辰岁。

其间七年事,并作一夕话。

乍见转无语,徐徐陈梗概。

所嗟惟乱离,重慈遽永背。

恐伤老父怀,欲语每多讳。

依依侍亲侧,窃视增老态。

见儿今远来,倚闾心稍慰。

怜儿走千里,辛苦颇能耐。

谓儿纵无能,朴拙尚堪爱。

客中话团圞,虽暂亦足快。

祇愁室庐燬,田园更荒废。

囊橐且萧然,饥驱犹不暇。

何当放归舟,还家日相对。

菽水可承欢,至乐益畅遂。

笑谢当时人,利名安足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抵长沙即事》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金武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展现,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怀念与向往。

诗的开篇“人生有至乐,天伦乃为最”,点明了家庭之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接着,“繄我独远游,望云频感嘅”两句,诗人独自远行,望着天空中的云朵,内心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感慨。随后,“一朝遂趋庭,悲喜疑梦寐”描述了诗人终于回到家中,面对亲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对过去岁月的哀伤,仿佛置身梦境之中。

“溯自壬戌秋,迄今戊辰岁。其间七年事,并作一夕话。”诗人回顾了长达七年的离家时光,将这七年的生活经历浓缩在一夜的交谈之中。接下来,“乍见转无语,徐徐陈梗概”表现了初次相见时的沉默,随后慢慢讲述着各自的经历和感受。

“所嗟惟乱离,重慈遽永背。”诗人感叹于战乱离散,与亲人分别的痛苦,尤其是失去了双亲的哀痛。“恐伤老父怀,欲语每多讳。”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的话语会触动父亲的伤痛,因此在表达情感时有所保留。“依依侍亲侧,窃视增老态。”描绘了诗人侍奉在父母身边,看到父母日渐衰老的场景,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心疼。

“见儿今远来,倚闾心稍慰。”当儿子从远方归来,母亲倚靠在门口等待,心中的忧虑稍稍得到缓解。“怜儿走千里,辛苦颇能耐。”母亲怜惜儿子长途跋涉的艰辛,但又为他的坚韧和毅力感到欣慰。“谓儿纵无能,朴拙尚堪爱。”父亲虽然对儿子的能力有所期待,但更看重他的朴实和真诚。

“客中话团圞,虽暂亦足快。”在异乡相聚,虽然短暂却足以让人心满意足。“祇愁室庐燬,田园更荒废。”诗人担忧家乡的房屋可能毁坏,田园也因无人照料而荒废。“囊橐且萧然,饥驱犹不暇。”形容自己在外漂泊,生活贫困,连温饱都难以满足。“何当放归舟,还家日相对。”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愿望。“菽水可承欢,至乐益畅遂。”即使只是简单的食物和温暖,也能让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笑谢当时人,利名安足累。”诗人以微笑回应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认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并不值得耗费一生的精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诒孙八兄

久别忽相见,深谈到夜阑。

浮家千里易,谋食一身难。

儿女已成列,杯盘聊尽欢。

江乡何日返,重与语团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游岳麓山用昌黎山石韵

湘江江头横翠微,岭头处处开云飞。

四围草木渍浓绿,遥望陡觉峰峦肥。

朝来奇兴顿飙发,鼓勇不厌同游稀。

纵游名山惬素愿,慰我未见如调饥。

润泉林鸟弄清籁,一路倾听穷岩扉。

飞来古寺罕人迹,未碍晨夕笼烟霏。

穹碑欲读嗟莫辨,老松盘礴惊成围。

何来异卉烂岩谷,往往触手香满衣。

烟霞啸傲洵足乐,世间名利何能鞿。

故山猿鹤正相望,速携游屐将东归。

形式: 古风

云麓宫题壁

闻道山僧宿翠微,径来绝顶款岩扉。

白云满地客何处,啼鸟数声花乱飞。

万木萧森生远籁,一龛寂静悟禅机。

寻松问石频閒憩,不觉前峰已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过贾太傅故宅

此地曾闻吊屈来,城西故宅尚崔巍。

最难年少能忧国,未有公卿不忌才。

痛哭只馀三策在,孤忠直接九歌哀。

即今异代同祠宇,凄绝湘流去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