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刘元明环翠阁二首(其二)

一夜秋声恼井桐,梦回得句寄西风。

诗成却问题诗处,正在东山东复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一夜秋风吹动着井边的梧桐,梦醒后写下诗句寄给西风。
诗歌完成却发现疑问出在诗中,正是在向东,再向东的地方。

注释

一夜:整个晚上。
秋声:秋天的风声。
恼:打扰。
井桐:井边的梧桐树。
梦回:梦中醒来。
得句:想出诗句。
寄:传递。
西风:秋风。
诗成:诗写完。
问题诗处:产生疑问的地方。
正在:恰好是。
东:东方。
东复东:不断地向东。

鉴赏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宋代创作的,名为《寄题刘元明环翠阁二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的七言绝句。

"一夜秋声恼井桐" 这一句通过“秋声”与“恼井桐”的结合,营造出一个深秋的夜晚景象。这里,“恼”字用得十分传神,它不仅形容了秋风吹过树梢时发出的声音,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梦回得句寄西风"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得到了灵感,创作出一句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里的“西风”象征着远方或是自由,因此诗人通过这句诗将自己的思念随风传递给远处的人。

"诗成却问诗处" 这里的“诗成”意味着诗人已经完成了一首诗作,而“却问诗处”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质疑。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艺术追求的严格要求。

"正在东山东复东" 最后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动态的画面,诗人似乎在东山上反复行走,或许是在思索,或许是在寻找灵感。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徘徊,在文学创作和生活经验之间寻求平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流动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诗中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寄题刘元明环翠阁二首(其一)

阁在青围翠绕中,何时我辈略支筇。

亦闻佳处无多子,只有千峰与万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其一)诣斋

紫鸾自超诣,一日可天地。

儿郎但读书,圣处底难至。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寄题刘直卿冰壶二首(其二)

壶里清冰冰里人,个边无地可留尘。

何时去弄池中月,照我星星白发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寄题刘直卿冰壶二首(其一)

外看积翠玉千峰,中有清池月半弓。

更拓长堤三十里,剩栽杨柳与芙蓉。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