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山遂宿岩舍

踪迹城山近已稀,重来游衍暮忘归。

高台突兀凌虚白,古刹荒凉隐翠微。

上界僧归梵磬响,低林鸟宿佛灯辉。

迩来自觉尘缘薄,不为入山不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城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首联“踪迹城山近已稀,重来游衍暮忘归”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城山的亲近之情,以及这次游览直至傍晚仍不愿离去的情景,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深深迷恋。

颔联“高台突兀凌虚白,古刹荒凉隐翠微”进一步描绘了城山的壮丽景色。高台之上,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相接;古刹之中,虽已荒凉,但依然掩映在绿意之中,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城山独特的自然风光。

颈联“上界僧归梵磬响,低林鸟宿佛灯辉”则将视线转向了山中的寺庙。僧人归去时的梵磬声,与低矮树林中鸟儿栖息时的佛灯辉映,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宗教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心灵的净化与平静。

尾联“迩来自觉尘缘薄,不为入山不息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淡薄感知,以及即使不特意遁入山林,内心也能保持平静,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牵绊。这不仅是对个人心境的描述,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城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8)

林文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 字:汝英
  • 号:方斋
  • 籍贯:明福建莆田
  • 生卒年:1487—1536

相关古诗词

叶坊遇雨暂憩驿后小轩拨闷次柏庄壁上韵

古木脩篁护小轩,溪云谷鸟伴閒眠。

烟花冉冉骄阳月,风雨潇潇寒食天。

行役敢辞南又北,憩居真以日为年。

偶逢故旧开官酝,一饮直须吸百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浙江大参朱南冈次素翁韵

年资端与望俱深,况复名高翰墨林。

地远梦回青琐闼,官清吟对紫薇阴。

庙堂尚赖经邦手,江海常悬补衮心。

最是越中山水好,公馀何惜暂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同年尧别驾瑄回惠州任

河桥欲别惜分违,把袂相看到夕晖。

好向一官思报称,愿从同榜借光辉。

青青草色留人醉,片片杨花逐马飞。

此景不堪频怅恋,岭民翘首望君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钤山堂为祭酒严公题

高怀偶与碧山俱,吟对钤冈兴有馀。

小阁乍开延紫翠,层楼遥望入清虚。

一帘树色留啼鸟,万卷芸香避蠹鱼。

仰止定知闻道早,宫墙咫尺圣人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