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六)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

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

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鹧鸪天》(其六)。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离别之苦。

首句“画舫东时洛水清”,设定了一种静谧而明净的意境。"画舫"通常指小型漂亮的船只,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心灵状态或是他所处的情境,"洛水清"则增添了环境的宁静。

接下来的“别离心绪若为情”,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苦恼和哀愁。"别离"二字触发了一系列的情感联想,而"心绪若为情"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表明这不仅是简单的分别,而是与情感深切相连的痛苦。

第三句“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诗人用"西风挹泪"来形容悲伤的情绪,"分携后"则指离别之后,"十夜长亭九梦君"表达了诗人在长夜中反复梦见所思念的人,这里的数字“十”和“九”用来强化这种反复与深刻的怀念。

第四句“云背水,雁回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绪。"云背水"可能暗示着某种遮蔽或隔绝,而"雁回汀"则是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这里可能象征着孤独与萧索。

末句“只应芳草见离魂”,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感受到生命易逝和时光不返。"只应芳草"中的"只应"二字带有一种无奈,而"见离魂"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追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

草草园林作洛川。碧宫红塔借风烟。

虽无金谷花能笑,也有铜驼柳解眠。

春似旧,酒依前。何妨倚杖雪垂肩。

五陵侠少今谁健,似我亲逢建武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二)

有个仙人捧玉卮。满斟坚劝不须辞。

瑞龙透顶香难比,甘露浇心味更奇。

开道域,洗尘机。融融天乐醉瑶池。

霓裳拽住君休去,待我醒时更一瓻。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八)许总管席上

至节先庚欲雪天。玳筵围锦帐青毡。

嫖姚副帅招佳客,太守高明别乘贤。

歌宛转,舞蹁跹。金钗十二拥婵娟。

老人南极星边住,也趁梅花听管弦。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五)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

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

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