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斋居

闰馀节令早,仲月气已和。

春草吐新色,春水生微波。

土脉既欲动,举趾将日多。

祀典卜上戊,于古重祈禾。

宿三此预斋,志一戒贰他。

安能忘九㝢,屡丰愿则那。

户口况日增,谷贵理亦宜。

逢年惟苟支,失秋馑遂加。

调幕增已惭,填壑忧民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仲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社会生活,充满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对民众福祉的关怀。

首先,诗人以“闰馀节令早,仲月气已和”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闰月使得春季来得更早,仲春时节气候温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接着,“春草吐新色,春水生微波”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春草萌发,春水轻漾,充满活力与希望。

随后,“土脉既欲动,举趾将日多”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土壤开始回暖,农民即将开始耕作,预示着丰收的可能。诗人接着提到祭祀与祈祷,通过“祀典卜上戊,于古重祈禾”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神灵的崇拜。

“宿三此预斋,志一戒贰他”描述了斋居期间的虔诚与专注,诗人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对其他杂念的摒弃,这不仅是对神灵的敬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净化,为即将到来的农事活动做好精神准备。

“安能忘九㝢,屡丰愿则那”表达了诗人对长久丰收的渴望与追求,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不忘农业的重要性。接下来,“户口况日增,谷贵理亦宜”反映了人口增长与粮食价格的关系,诗人认识到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也随之上升,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最后,“逢年惟苟支,失秋馑遂加”提醒人们在好年景时要谨慎度日,以免遇到歉收之年陷入饥荒。而“调幕增已惭,填壑忧民瘥”则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呼吁社会关注并解决贫困问题,体现了其深厚的仁爱之心与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与农事活动,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民福祉的关切,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人江城春午图

江城若为好,春午最相宜。

素绢成图日,青莲得句时。

花光漪锦浪,晴色袅游丝。

朅忆润州北,居然坐对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恭祀社稷坛礼成述事

举趾东郊农务临,质明承祭冀居歆。

春祈秋报从常典,民谷王封合并钦。

方俎备陈肥腯物,崇牙叠奏太平音。

洁觞三献昭和鬯,德养方占岁在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仲经筵

间阔经筵意未安,东风广厦集儒官。

不惟勤学因时勖,要复存羊俾后观。

制事期无适莫见,知人更念惠怀难。

春卿仪注百寮式,讵道从容礼数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玉鹊

此鹊惟神鹊,其鸣不浪鸣。

真看以玉抵,岂是啄槐成。

善肖彊彊态,空传唶唶声。翩?在怀袖,占喜惬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