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一)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茆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在夜晚于天池山顶住宿时,经历了一场雷声轰鸣的奇妙体验。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通过“月明”、“雷声”、“山麓”、“风雨”、“三更”和“茆屋”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

首句“昨夜月明峰顶宿”,以“月明”点出夜晚的明亮,而“峰顶宿”则暗示了诗人的高远视野和超脱心境。接着,“隐隐雷声在山麓”一句,将读者的视线从山顶拉至山脚,雷声的“隐隐”不仅表现了雷声的轻微,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并存,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茆屋”则是对次日清晨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晓来”、“风雨”和“卷茆屋”等词,展现了风雨交加、狂风大作的场景,以及它对山下房屋的影响。这里,诗人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还通过“卷茆屋”这一细节,表达了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关切,以及自然界力量的不可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王守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自然景观与个人体验巧妙融合,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哲理。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二)

野人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

岩傍日脚半溪云,山下声声一村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三)

天池之水近无主,木魅山妖竞偷取。

公然又盗山头云,去向人间作风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文殊台夜观佛灯

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

散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其一)

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

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