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

释子群群蹈一辙,类能恐诱鼓师说。

彼上人者剑外来,独许清吟调风月。

就我乞诗归甬东,三叩宾阶通刺谒。

何时腰下解瓶盂,岩窦应逢先腊雪。

形式: 古风

翻译

僧侣们成群结队遵循同一道路,似乎都能用恐惧诱惑的方式引导讲经
高僧从远方而来,只赞许清雅的吟诵,如同调和风月
他向我要诗回到江东,三次轻扣门阶以正式拜见
何时才能腰间无挂碍,如岩洞中先期遇见腊月的雪花

注释

释子:僧侣。
群群:众多。
蹈:遵循。
一辙:同一条道路。
恐诱:用恐惧诱惑。
鼓师:讲经的人。
彼上人:那位高僧。
剑外来:从远方。
独许:只赞许。
清吟:清雅的吟诵。
调风月:调和风月的情趣。
乞诗:索要诗歌。
归甬东:回到江东。
三叩:三次轻敲。
宾阶:门阶。
通刺谒:正式拜见。
腰下:腰间。
解瓶盂:无挂碍,指解除俗世束缚。
岩窦:岩洞。
先腊雪:腊月的雪花(暗示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众多僧侣遵循同一道路,其中一位名叫玘的川僧上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像剑外来的高僧一样,偏好于清雅的吟咏,与风月为伴。他向诗人请求诗歌,带着敬意来到诗人家中,通过多次拜见表达诚恳。诗人期待着上人有一天能摆脱尘世束缚,回到雪窦山,那时应该已是腊雪纷飞的时节。整首诗流露出对僧人超脱世俗、追求清修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友情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元恕

我本生穷阎,才命两乖塞。

再试得一第,失足落铨格。

去年赴选集,摩肩杂隶役。

吏口骈名呼,摧沮气填臆。

僦居在闲坊,门巷少人迹。于时苦病吟,谁肯顾越?。

高冠纵一临,车马有屈色。

平生青云志,跕跕若坠翼。

羡君富词才,时志复两得。

解褐拜初命,便缀审官籍。

秋高马足健,驾言往京国。

诸父列禁严,南北罗第宅。

往来伯叔间,此行稳栖息。

君家世儒林,图史况山积。

灯火今可亲,幽探勉馀力。

京都号纷华,君志定非溺。

勿贻双亲念,此外慎眠食。

形式: 古风

送王宾玉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颇矜意气誇里闾,檄词烂熳肆欺诬。

归来不说民饥臞,馀佞更留封禅书。

江山清绝冠天区,岂甘久被斯人污。

迩来炳灵轶古初,耆俊相继驰亨衢。

堂堂御史今名儒,志节慷慨忠义俱。

才高识远器有馀,不似文园浅丈夫。

一朝持节归成都,使星皎皎临坤隅。

辍从宪府恩意殊,霜威鹗击正所须。

奸胥所在察于荼,交券计斤良可吁。

锄凶芟秽忌踟蹰,元恶须行七日诛。

恶除惠泽益沾濡,顿使枯瘠都丰腴。

坐茵未暖毡氍毹,诏归还直承明庐。

朝廷急贤恢远图,碧鸡金马不用渠。

以人报国功难逾,诸生中有何武无。

形式: 古风

送关景芬秘书赴山阳尉

峨冠初上童儿首,君已老成予辄友。

肺肝相照二十年,今日不殊前日厚。

纷纷共笑薄媚徒,对面论心回面否。

吁君意气非昔粗,犹著青衫从吏部。

得官将尉古山阳,有蕴无施州县后。

山阳楚邑为最雄,聒聒众咻千万口。

阶庭听命趋上官,守阁使台靴日走。

舟车冗客来百须,政逐从违成好丑。

君才遇事有卷舒,公道当官胆如斗。

或时畏缩类懦夫,私请不容毫发受。

往行素守裨长官,肯到县厅同木偶。

颇闻彼俗殊东南,例重市门轻陇亩。

盐商茗贩白刃随,切与椎埋破渊薮。

能声自可博己知,懒趁庸儿媒左右。

吴江日暮山川愁,疏树烟头排敝帚。

北帆欲挂倾别觞,还有阴风吹散酒。

醒难为别醉几何,人世无时好分手。

知君此去忘故园,淮月楚云惟我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吴令常甫之武平

朝廷重一邑,悼昔容备员。

自严荐举法,颇号近得贤。

仕者既择地,主恩那罄宣。

遐封暨恶壤,十必九弃捐。

武平杳何所,闽裔天南偏。

林密毒虺藏,吐瘴蟠长烟。

冬候气亦暖,里俗衣不绵。

旧令昨请代,阙榜张三铨。

无人议一往,常甫独不然。

丈夫志四海,岂安庐室边。

畏避属衰怯,我今幸壮年。

所寄有民社,勇去无山川。

吴天破新腊,雪片冲离筵。

阖坐劝别杯,情厚祷亦虔。

药饵慎勿疏,善保食与眠。

柂牙起惊涛,饯车散江壖。

吏民前涂奔,争迎上泷船。

到脩府中谒,首低小侯前。

主人知才名,应以尘土怜。

下车转春首,讼未临婚田。

远人喜新君,有诉恐不先。

据案扫滞务,一决如流泉。

呼儿伴儿戏,邑事乐静便。

地宽人物稀,林实杂海鲜。

荔子委树旁,毛鱼不论钱。

饮食信云美,那肯事宴筵。

政休宁闲斋,空肠味陈编。

他人保无过,岁满犹自迁。

矧君资性好,进业补未全。

材长老松干,气强直弩弦。

坐养青云资,归著要路鞭。

君家新蔡后,清节能世传。

岂必因赏格,荐状期联翩。

鄙人忝末契,相识由童颠。

忧怀自足感,况复别绪缠。

君其慰我私,北鸿附新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