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行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

去年人壮今年老,去年人众今年少。

爷娘饿死葬荒郊,妻儿卖去辽阳道。

小人原有数亩田,前年尽被豪强圈。

身与庄头为客作,里长尚索人丁钱。

庄头水涝家亦苦,驱逐佣工出门户。

今朝有粥且充饥,那得年年靠官府!

商量欲向异方投,携男抱女充车牛。

纵然跋步经千里,恐是逃人不肯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煮粥行》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描绘了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从“去年散米数千人”到“今年煮粥才数百”的急剧变化,反映出饥荒的严重。人们从衣食无忧到衣不蔽体、骨瘦如柴,家庭成员离散,甚至父母饿死,子女被卖,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

诗人还揭露了土地兼并和豪强压榨的现实,农民原有的田地被豪强霸占,自己沦为佃农,还要承受里长的人丁税。即便在艰难求生的当下,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更别提依赖官府的救助。最后,诗人表达了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无奈,担心作为逃难之人,他人的接纳无门。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避暑

扇力微微,晚风乍喜吹衣带。兰台赋在。

一霎炎光改。?竹当窗,画意凭谁会。

吟天籁,琴声自解。曲罢龙归海。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河传

宵静。灯烬。月临窗。瓜架虫声送凉。

怨君忆君清漏长。罗裳。近来销旧香。

锦字书成情默默。亲手织。要胜春花色。

茧多丝,柳多枝。罘罳。晓风千里吹。

形式: 词牌: 河传

长相思

钿箜篌。纤指柔。一曲吴歌不上喉。时时饧倦眸。

锦缠头。金带钩。细喘轻颦博得不。谁知离别愁。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虞美人.乙未四月作

无情潮水声呜咽。夜夜鹃啼血。几番芳讯问天涯。

不道明朝、已是隔墙花。夕阳送客咸阳道。

休讶归期早。铜沟新涨出宫墙。

海便成田、容易莫栽桑。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