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立之所作的《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友人归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句“曾剔寒灯读奏篇”,描绘了友人在深夜勤奋读书的情景,表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接着,“先生有胆大如天”一句,赞美了友人的勇气和胆识,暗示其在学术或人生道路上敢于挑战困难,不畏艰难。
“忠言流落古无此,佳士行藏今偶然”两句,既是对友人品格的赞誉,也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这里提到的“忠言流落”,可能暗指在古代,忠言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采纳,而“佳士行藏今偶然”则表达了在当今社会,像友人这样坚持原则、行为高尚的人显得较为罕见。
“诸老与公扶一世,十图为世作千年”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影响力和贡献。这里的“诸老”可能指的是友人尊敬的前辈或同辈,他们共同支撑着社会的发展;而“十图为世作千年”则夸张地形容了友人的作品或事迹将被后世铭记千年,体现了对友人成就的高度评价。
最后,“向来魂梦江闽隔,信有三生问字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里通过“魂梦”和“三生”这样的词汇,营造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联系,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心灵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情感和高度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友情、学问、社会风气以及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