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潘希曾对中国古代隐士半隐先生的挽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人生态度的赞赏。首句“半隐先生本席珍”暗示了先生的高尚品质如同稀世之宝,深藏不露。次句“懒从三聘试经纶”描绘了他淡泊名利,不愿接受多次邀请参与政事的形象。
“此身已逐忘机鸟”比喻先生超脱尘世,心境如鸟一般自由无机心。“有子还为瑞世麟”则赞美他的后代能继承其美德,成为社会的吉祥之兆。接下来,“命服再膺荣昼锦”赞扬先生虽然退隐但仍受到朝廷的再次封赏,显赫荣耀。
“林泉终老遂天真”表达了先生选择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保持真性情的生活方式。“斜阳宰木今如许”以夕阳比喻先生的晚年,暗示时光流逝,但他的精神犹在。“剩有高风激后人”最后点出先生的高尚品格将继续激励后人。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半隐先生的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的风范,以及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