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信

浮生扰扰务华虚,未胜东归重结庐。

自已忘言师靖节,非关真隐慕玄居。

无机坐上休扪虱,失脚溪头便钓鱼。

唯恨世间些子事,两茎衰发为人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偶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浮生扰扰务华虚”,诗人以“浮生”开篇,点明人生的短暂与忙碌,生活中的追求往往徒劳无功,充满了虚幻。接着“未胜东归重结庐”,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宁静,寻找心灵的归宿,远离尘嚣,重新在自然中建立自己的小屋,过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自已忘言师靖节,非关真隐慕玄居。”这里引用了陶渊明(靖节)的例子,表明诗人追求的并非真正的隐居,而是像陶渊明一样,通过“忘言”达到内心的平静,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诗人并不完全认同传统的隐士生活,而是寻求一种更为内在的精神境界。

“无机坐上休扪虱,失脚溪头便钓鱼。”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画面,诗人坐在无事可做的环境中,不为琐事烦恼,甚至可以悠闲地捉虱子消遣;而在溪边,他可以随性垂钓,享受自然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唯恨世间些子事,两茎衰发为人梳。”诗人感叹于世间的琐碎之事,即使到了年老体衰,仍被世俗的事务所牵绊,无法真正摆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赠季峰上人

时贤近丧若山崖,却赖青云望素乖。

强似鹓鸾趍宦达,可胜藜藿伴僧斋。

一壶酒外终无事,万卷书中死便埋。

唯是江东道门子,许询长说是吾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送法镜上人归上元

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

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

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

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李戡山居

三亩溪田竹径通,道情交态只渔翁。

青山夜入孤帆远,碧水秋澄一槛空。

自以蛙声为鼓乐,聊将草色当屏风。

莫言酷学无知己,未必王音不荐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李山人园林

几年垂钓碧江浔,长爱严陵是此心。

万壑深秋闻伐木,一溪长日看淘金。

桑生垄上螟蛉挂,竹在沙头翡翠沉。

唯道石田堪种黍,不将衰发羡华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