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偶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浮生扰扰务华虚”,诗人以“浮生”开篇,点明人生的短暂与忙碌,生活中的追求往往徒劳无功,充满了虚幻。接着“未胜东归重结庐”,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宁静,寻找心灵的归宿,远离尘嚣,重新在自然中建立自己的小屋,过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自已忘言师靖节,非关真隐慕玄居。”这里引用了陶渊明(靖节)的例子,表明诗人追求的并非真正的隐居,而是像陶渊明一样,通过“忘言”达到内心的平静,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诗人并不完全认同传统的隐士生活,而是寻求一种更为内在的精神境界。
“无机坐上休扪虱,失脚溪头便钓鱼。”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画面,诗人坐在无事可做的环境中,不为琐事烦恼,甚至可以悠闲地捉虱子消遣;而在溪边,他可以随性垂钓,享受自然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唯恨世间些子事,两茎衰发为人梳。”诗人感叹于世间的琐碎之事,即使到了年老体衰,仍被世俗的事务所牵绊,无法真正摆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