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想要前往清凉之地修行,却在决定之时犹豫不决,向诗人寻求灵感的故事。通过“我昔曾参老夜台”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老夜台”这一意象,暗示了过去经历的岁月与修行的艰辛。接着,“冰寒铁瘦石生苔”则进一步渲染了清凉之地的环境,以冰寒、铁瘦和石生苔的形象,展现了这个地方的清冷与孤寂,同时也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坚定与孤独。
“舍身入海闻还出”一句,使用了“入海”这一典故,比喻僧人深入修行的旅程,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深邃。这里的“闻还出”,既可理解为听到某种声音后返回,也可解读为经历了某种体验后重新归来,寓意着修行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最终的领悟。
最后一句“君到清凉试问来”,是对僧人的直接建议,鼓励他亲自去体验清凉之地的氛围与精神,通过亲身经历来解答心中的疑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清凉之地的自然景观与修行的意境,也传达了对探索与自我发现的鼓励,以及对坚定信念与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