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别怨

春光削。春到归期怎捺。

怎郎家、兀自萍游,念四桥头娱芍药。叹芳华一霎。

孤负奴年二八。

堪怜是、昨夜东风,满地都将残花撤。燕尾池中掠。

正閒看鸳鸯,迎波轻呷。荼蘼又把裙勾搭。

待诗题锦字,倩鱼相寄,韵险愁多还剩押。

闷把荼蘼嚼。罗袜。薰香鸭。更岕茗亲煎,云浮绿脚。

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

归来戏把檀郎招。风流煞。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兰陵王·别怨》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词人董以宁所作,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离别的哀愁。词的开篇“春光削”便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春色易逝的氛围,暗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接下来,“春到归期怎捺”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春天归来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预示着与爱人相聚时间的短暂。

“怎郎家、兀自萍游”则直接点明了爱人的行踪不定,使得相聚成为奢望。四桥头的芍药,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相聚时刻,与后文的“芳华一霎”呼应,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珍贵。词中通过“孤负奴年二八”表达了女子对于青春易逝、未能与爱人共享美好时光的遗憾。

“堪怜是、昨夜东风,满地都将残花撤”描绘了自然界的凋零景象,暗喻了情感世界的衰败,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词人通过“燕尾池中掠”、“闲看鸳鸯,迎波轻呷”等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感慨。

“荼蘼又把裙勾搭”一句,以花喻人,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即使在孤独中也难以抑制。接下来的“待诗题锦字,倩鱼相寄”,表达了女子试图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的努力,但“韵险愁多还剩押”则暗示了这种努力的艰难与最终的无果。

最后,“闷把荼蘼嚼”、“罗袜、薰香鸭”、“更岕茗亲煎,云浮绿脚”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等待与思念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自我慰藉。而“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则体现了女子在等待中的精心打扮与内心深处的期待。

“归来戏把檀郎招”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呼唤与期盼,而“风流煞”则以一种略带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这段感情中种种无奈与遗憾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痛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多丽.为李云田题周少君宝灯坐月浣花图

染吴绡。非云非雾飘飘。

彷佛见、冰轮挂起,玉台小镜偏高。

药栏斜、明妆依约,银床近、素影飘姚。

手半垂时,肩微亸处,却疑悬想思摇摇。

还閒倩、名花作伴,掩映越生娇。

却有个、司花侍女,汲水匀浇。

看转过、辘轳金井,低头欲避花梢。

宛相怜、星眸对盼,如相语、粉舌同调。

怨寄莲砧,寒侵藕袜,瘦来真是楚宫腰。

知何日、还随夫婿,射雉向如皋。

应赢得、嫣然一笑,尽把愁消。

形式: 词牌: 多丽

哨遍..送孙无言从广陵归黄山

为问先生,且住为佳,何事成归计。

却道是、十载趁萍踪,漫逍遥、蜉蝣天地。

季主帘边,韩康市上,阅尽人间世。

便功业萧曹,文章燕许,不过如斯而已。

况他家父子是和非,问商山何与乃公事。

白社遗民,黄冠故里,犹然迟矣。再莫羡、扬州佳丽。

负了山灵誓。阁梅堤柳,当年几下芜城泪。

绣瓦宫娥,银床宾客,只今名姓谁为记。

天台可赋,苏门堪啸,奚必江东虎视。

把芒鞋整顿,归来閒憩。

向轩皇、铸鼎旧高台,饵丹砂、身名俱避。

有时来往空庭,一二庄生老子。

倘教他日少微星耀,天上来徵处士。

好教童子护柴门,道先生高眠未起。

形式: 词牌: 哨遍

明月斜.闺叹

玳瑁床,珊瑚枕。火照香帏空自怜。

银虬水泻分明听。

形式: 词牌: 梧桐影

一叶落.本意

一叶落。正萧索。愁归又被秋牢落。

拾来书细蚕,题成唤驯鹤。唤驯鹤。衔去红心阁。

形式: 词牌: 一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