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宝刀篇》,是清代诗人翁延年的作品。诗中以宝刀为载体,寓言深刻,展现了对世态炎凉和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描绘宝刀未经磨砺,外表平凡,如同凡铁,暗示了主人公的才华被忽视。接着,诗人通过“唐砖汉镜有时售”与宝刀被弃掷的对比,揭示了社会对有价值之物的冷落和不识货。
“赏识之人亦无意,摩挲怪有数番字”进一步强调了宝刀的不被理解,其上刻有奇异文字,却无人能识其价值。诗人以“贱市携回心不珍”表达主人公的失落感,而“旁人怂为千金器”则揭示了他人对宝刀的误判和误解。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夸张手法,描述宝刀一旦得到赏识,锋芒毕露,光芒四射,连山鬼狐魅也为之震慑。然而,“时事已沸鼎”暗指社会动荡,真正能识别宝刀价值的人寥寥无几,它依然被视作普通铁器。
整首诗以宝刀自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价值被忽视的深深叹息,以及对社会公正识才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