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六)

宗门伎俩尽,支离作曹洞。

何似无心人,棒渴两不用。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杂题》系列之一,名为“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诗中以禅宗的宗门技艺和曹洞宗派为引子,表达了对无心之人境界的向往。

首句“宗门伎俩尽”暗示了对传统技艺或规则的反思,接着“支离作曹洞”则进一步指出这种技艺或规则可能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原有的精髓。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状态的追求。

“何似无心人,棒渴两不用。”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理想状态——如同无心之人,无需借助外力(如棒、渴)来维持生活或追求目标,强调了一种自由自在、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思。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种对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平静的呼唤,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七)

达磨三遇毒,夫岂流支意。

大道宁有町,并行不相悖。

形式: 五言绝句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八)

虽云却五辛,段食犹自宽。

要和禅悦味,不在欢喜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九)

纵无香积饭,不爱重思稻。

天浆但入唇,人生何用饱。

形式: 五言绝句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三十)

出家夙世缘,抛官丈夫事。

合眼四十年,裁能识吾弟。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