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是瑶池入品裁,上方仙种绝凡栽。
罗浮道士朝元去,姑射真人佩玉来。
映日金缨和露缀,迎风丹袂倚云开。
何时移向柴桑里,共醉南山未拟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自然与超然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瑶池”、“仙种”、“罗浮道士”、“姑射真人”等神话元素,赋予了菊花以非凡的气质,仿佛它们是从仙境中降临人间的圣洁之花。通过“映日金缨和露缀”、“迎风丹袂倚云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菊花在阳光与微风中的动人姿态,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何时移向柴桑里,共醉南山未拟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渴望,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与自然共醉,远离尘世的烦恼。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超脱境界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不详
阆风花竹袭寒烟,鸟静人稀清荫骈。
客旅青袍嗟旧日,池塘芳草映归筵。
辋川别墅吾能醉,谢氏诸君子更贤。
重拟一樽沂流水,中秋待月庾楼前。
不识大忠祠,偶约城南侣。
怀贤一相访,晴旻敞高树。
断岸通寒潮,飞甍肃华宇。
忆读厓门志,因之揽双屿。
陆海翻鲸波,赵宋失其驭。
错落晨中星,飘泊风前絮。
荒碑不可觅,父老犹能语。
孤臣尚俎豆,敌国已非据。
丹扉驻黯云,灵旗带悲雨。
君看正气堂,千载谁为主。
虬枝危石障烟藤,极目清秋快一登。
朝汉台边荒草合,牂牁江上暮云层。
青山不解论今古,啼鸟犹能感废兴。
寂寞行宫在何处,夕阳无主乱峰凝。
高台千尺俯崚嶒,伯业王图万里仍。
钱俶早闻归职贡,窦融先已识符徵。
澄江落雁迷寒浦,绝壑深林堕石藤。
感慨日新形胜旧,露丛风径夜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