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董俞的《清平乐·其二·幽思》描绘了一幅清晨酒醒后的画面。"酒醒何处",诗人以酒醒为引,暗示了昨夜的沉醉与今晨的清醒,可能是在山间茅舍之中。"月落溪光曙",月已西沉,天色微明,溪水在曙光中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窗外子规啼不住",子规鸟的啼声不断,增添了环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真个不如归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觉得即使身在山中茅舍,也比不上归乡的安宁与满足。
接下来的"莫言身后虚名",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过于追求身外的虚名,转而强调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如"难忘菰饭莼羹",这是对简朴生活的美好回忆,暗示了他对自然和亲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契阔山中茅舍,恐他鹤怨猿惊",诗人寓情于景,担心自己的离开会引起山中动物的不安,鹤猿的反应仿佛是对自己离家远行的无声抗议,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内心的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