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良乡道中遇吾闽进士录者知杨同寅之子迈获俊即遣人驰报于通州比还承寄识喜诗辄次韵》由明代诗人黄㴻所作,是一首表达喜悦与祝贺的佳作。
首句“文献声华有自来”,开篇即赞美对方家族的文采与声誉自古就有,引出对对方家族的敬仰之情。接着“如君门第几人偕”一句,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对方家族成员众多、人才辈出的赞叹。
“山川环拱灵多萃,簪笏蝉联庆未涯”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描绘来隐喻家族人才聚集、世代繁盛的景象,同时“簪笏”一词借指官职,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显赫地位和荣耀传承。
“又报科登贤子俊,不胜欢动故人怀”则直接点明了此次事件——杨同寅之子杨迈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一消息让诗人及故友都感到无比欢喜和激动。
最后,“称觞乐事应非远,料得扁舟已过淮”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预想不久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庆祝活动,而诗人也已想象到杨迈乘船归来的情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不仅展现了对杨氏家族辉煌历史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杨迈个人成就的祝贺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祝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