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留题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

相基树楹气势厖,千山飞影横过江。

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鸂鶒双。

陆羽井苔黏瓦缸,煎铛泻鼎声淙淙。

雨牙鸟爪不易得,碾雪恨无居士庞。

已见宣城谢公陋,吟看远岫通高窗。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翻译

蜀冈苍茫俯瞰大都会,雄壮太守驻扎军旗旁。
选址建屋气派非凡,千山倒影映江面宽广。
山峰起伏如同奔流,雷塘坡上鸳鸯成双。
陆羽井边青苔满缸,煮水声中沸水倾泻汤汤。
雨滴鸟爪般珍贵难得,遗憾无人能像庞居士那样研磨茶香。
已见宣城谢公的简陋居所,透过窗户远眺山峦,诗兴大发。

注释

蜀冈:蜀地的山岗。
大邦:大都市。
旌幢:军旗。
气势厖:气势宏大。
峰峤:山峰。
俯仰:上下移动。
雷塘:地名。
坡小鸂鶒:雷塘坡上的鸳鸯。
陆羽井:以陆羽命名的井。
煎铛:煮水的锅。
恨:遗憾。
居士庞:像庞居士那样有品味。
宣城谢公陋:宣城的谢公住所简陋。
远岫:远处的山峦。
高窗:高大的窗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平山堂留题》,描绘了蜀冈雄伟壮丽的景色以及太守驻地的气派。首句“蜀冈莽苍临大邦”展现了蜀冈的辽阔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次句“雄雄太守驻旌幢”则点出太守的威仪。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相基树楹气势厖”和“千山飞影横过江”描绘了建筑的规模和周围山水的壮观。

诗人运用“峰峤俯仰如奔降”形容山势陡峭,而“雷塘坡小鸂鶒双”则增添了生动的自然元素。陆羽井的苔藓覆盖在瓦缸上,暗示着古老与静谧,“煎铛泻鼎声淙淙”则描绘了煮茶的热闹场景,暗含文人雅趣。

“雨牙鸟爪不易得,碾雪恨无居士庞”表达了对难得的好茶叶和知音的感慨,最后两句“已见宣城谢公陋,吟看远岫通高窗”借谢公(谢朓)的典故,表达自己在平山堂欣赏美景,吟诗作赋的闲适心情,以及对高远视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平山堂的景致,寓情于景,体现了梅尧臣的诗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三)

高广五寸棺,埋此千岁恨。

至爱割难断,刚性挫以钝。

泪伤染衣班,花惜落蒂嫩。

天地既许生,生之何遽困。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二)

蓓蕾树上花,莹絜昔婴女。

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

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两乳。

形式: 古风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一)

生汝父母喜,死汝父母伤。

我行岂有亏,汝命何不长。

鸦雏春满窠,蜂子夏满房。

毒螫与恶噪,所生遂飞扬。

理固不可诘,泣泪向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戊子正月二十六日夜梦

自我再婚来,二年不入梦。

昨宵见颜色,中夕生悲痛。

暗灯露微明,寂寂照梁栋。

无端打窗雪,更被狂风送。

形式: 古风 押[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