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绣衾.闺怨

柳絮风翻高下飞。雨笼晴、香径尚泥。

女伴笑、踏青好,凤钗偏、花压鬓垂。

乱莺双燕春情绪,搅愁心、欲诉向谁。

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翻译

柳絮在风中上下翻飞,雨后的小路虽然放晴,但路上还留有湿泥。
女伴们欢笑着,认为踏青的时节正好,她们头上的凤钗压着花朵,鬓发低垂。
纷乱的黄莺和燕子唤起了春天的情感,却让人心情烦乱,想倾诉又不知向谁。
有人问她为何消瘦,她捏着青梅,闲时也皱着眉头深思。

注释

柳絮:柳树的种子,像棉絮一样在风中飘扬。
香径:散发着香气的小路。
凤钗:古代妇女头饰,形状似凤凰。
花压鬓垂:花朵压在鬓角,形容女子打扮得美丽。
搅愁心:扰乱了内心,引起愁绪。
捻青梅:用手指轻轻捏住青梅,可能象征着女子的闲适或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融合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柳絮风翻高下飞”,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柔飘逸的春天,柳絮随风摇曳,舞动在空中,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雨笼晴、香径尚泥”继续展现了春日后的湿润和清新。这里的“雨笼”指的是细雨之后天气朦胧,带来了一种神秘感;而“香径尚泥”则是对春雨过后小路依旧泥泞但弥漫着花香的生动描写。

在下一句,“女伴笑、踏青好”,诗人捕捉到了女性在美丽春光下的欢愉与活力。这里的“女伴”指的是同行的女子,共同享受着春天的美好;“笑”的表情传递出她们的心情舒畅和快乐无忧。

紧接着,“凤钗偏、花压鬓垂”,则是对女性装饰与自然景色交融之美的描绘。这里的“凤钗”指的是古代女子头上的饰物,而“花压鬓垂”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繁花盛开,甚至能把鬓角(发髻)都压低。

在接下来的“乱莺双燕春情绪”,诗人通过“乱莺”和“双燕”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里的“莺”指的是柳树,“双燕”则是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情侣的鸟类。

“搅愁心、欲诉向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某种情感的渴望。这里的“搅愁心”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不安与焦躁,而“欲诉向谁”则是对想要倾诉却又不知该向何处去寻找倾听者的一种无奈和孤独。

最后,“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诗人通过别人的询问“因谁瘦”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楚,而“捻青梅、闲敛黛眉”则是对自己独处时的情形和心境的一种描写。“捻青梅”指的是轻拈着青色的梅花,可能是在回忆或思念中;而“闲敛黛眉”则是一种优雅从容的举止,与其内心的忧伤形成对比。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将女性的情感世界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氛围。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桃源忆故人

暮霞散绮西溪浦。天上晴云开絮。清绝梅花几树。

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

谁画江南好处。著我闲巾屦。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浣溪沙.送连景昭归三山

来日江头柳带香。去时篱下菊花黄。

人生离别几凄凉。

拂面红尘飞冉冉,背人白日去堂堂。

尺书休负雁南翔。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木犀

天上仙人萼绿华。何年分种小山家。

九秋风露溢窗纱。

密密翠罗攒玉叶,团团黄粟刻金花。

一枝归插鬓云斜。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惜分飞.柳絮

池上楼台堤上路。尽日悠扬飞舞。欲下还重举。

又随胡蝶墙东去。糁径飘空无定处。

来往绿窗朱户。却被春风妒。送将蛛网留连住。

形式: 词牌: 惜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