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威仪棣棣二章

雒水之濡,有马负图。云章炳炳,洵美且都。

盍亦觏止,君子之符。岐山之阳,有凤言翔。

瞻顾容与,鸣于高冈。盍亦觏止,君子之章。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幅生动的画面。首句“雒水之濡,有马负图”,以洛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匹马背负着神秘的图卷,暗示着某种非凡的启示或预言即将显现。接着,“云章炳炳,洵美且都”进一步渲染了图卷的华美与神圣,同时也预示着其内容的重要性。

随后,“盍亦觏止,君子之符”则表达了对君子之德的期待与敬仰,似乎在说,这样的启示或预言,正是君子所应具备的品德与智慧的象征。这种君子形象,既体现了道德的高尚,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紧接着的“岐山之阳,有凤言翔”,将场景转换至岐山之阳,描绘了一只凤凰在高高的山冈上翱翔,其声音悠扬而和谐。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其飞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寓意着吉祥与和平的到来。

“瞻顾容与,鸣于高冈”进一步描绘了凤凰的姿态与行为,它在山冈上从容不迫地飞翔,其鸣声清脆悦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和谐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和谐社会状态的向往。

最后,“盍亦觏止,君子之章”再次强调了君子之德的重要性,仿佛是在说,这样的美德与智慧,就如同凤凰的飞翔与鸣叫一样,是值得我们去追寻和赞美的。整首诗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9)

郑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其六)

碧天寒已深,晚露树沾濡。

鸣蝉诉夕阳,不道秋风急。

形式: 五言绝句

赋得山有榛隰有苓二章

采彼榛兮,在山之阿。山中无粮,芝田玉禾。

凉飔清发,念子实多。欲往从之,慨当以歌。

采彼苓兮,在山之隰。山中无裳,云绡霜褶。

白露既零,箫声何急。欲往从之,慨当以泣。

形式: 四言诗

山居诗(其一)

四时松叶落纷纷,石面阶头尽藓纹。

直是此中难得到,白云迷路且迷人。

形式: 七言绝句

相陟二章

相彼流水,滔滔何极。上下下上,舟泛鱼宅。

毋以盈坎,昧厥蒙出。陟彼高山,与天地通。

维岩有涂,跬步可从。曷云石顽,草木丰隆。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