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辞

子谁友兮涪之云,出为云兮泽斯人。

子谁亲兮涪之水,朝于海兮日千里。

趣子之驾兮舍子之舟,子不我信兮与云水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招隐辞》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独特的构思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首句“子谁友兮涪之云”,以问句形式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诗人似乎在询问,是谁与涪江上的云朵为友?这既是对隐者形象的描绘,也是对理想中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的向往。接下来,“出为云兮泽斯人”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理想状态:如同云一般自由地飞翔,滋润着人间,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

紧接着,“子谁亲兮涪之水,朝于海兮日千里”两句,将视线从云转向水,从涪江延伸至大海,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追求和对无限可能的渴望。涪江之水,朝向大海,象征着不断探索、追求远方的精神。而“日千里”则夸张地形容了这种追求的深远和不息。

“趣子之驾兮舍子之舟”一句,转而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呼唤与行动的准备。这里,“趣”字生动地传达了急切之情,“驾”和“舟”分别代表了行动的工具和载体,暗示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踏上旅途的决心。“子不我信兮与云水谋”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坚定追求,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无人理解,也要追随云水,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招隐辞》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充满诗意的理想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题郎官湖

湖边冷艳浸秋蒲,湖上寒光转夜乌。

太白持杯问月罢,为子题作谪官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句(其六)

汉节从分竹,刘鞭不用蒲。

形式: 押[虞]韵

句(其七)

文章得丹桂,仕宦到朱轮。

形式: 押[真]韵

句(其八)

乞取蜀江春。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