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

禄微赖学稼,岁起归衡茅。

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

夜来霁山雪,阳气动林梢。

兰蕙暖初吐,春鸠鸣欲巢。

蓬莱时入梦,知子忆贫交。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翻译

依靠微薄的俸禄,我学习农耕度日,每年都会回到乡间的小屋。
无论身处困厄还是显达,我都深爱着明君,因为农田和桑树就在近郊。
夜晚降下霁雪后,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阳光照耀下,树林的枝头充满生机。
兰花和蕙草在温暖中开始绽放,春鸠鸟鸣叫,似乎在准备筑巢。
我时常梦见那仙境般的蓬莱,知道你也在怀念我们贫困时的友情。

注释

禄微:微薄的俸禄。
赖:依靠。
学稼:学习农耕。
岁起:每年开始。
归衡茅:回到乡间小屋。
穷达:困厄与显达。
恋:深爱。
明主:明君。
耕桑:农田和桑树。
近郊:附近。
霁山雪:降下的霁雪。
阳气:阳光。
动林梢:照耀树林枝头。
兰蕙:兰花和蕙草。
暖初吐:开始绽放。
春鸠鸣:春鸠鸟鸣叫。
欲巢:准备筑巢。
蓬莱:仙境蓬莱。
忆:怀念。
贫交:贫困时的朋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早春田园生活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间美好的向往与怀念。

"禄微赖学稼,岁起归衡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的依赖,以及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归返田地的情景。"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 则表现了无论贫富,人们都对统治者有所向往,而耕种和养蚕的工作也离城镇不远。

"夜来霁山雪,阳气动林梢。" 这两句描写了一场夜晚降下的细雨,以及春天阳光回暖后林间生机的景象。"兰蕙暖初吐,春鸠鸣欲巢。" 描述了兰花在温暖中开始绽放,春天的鸟儿 欲归巢穴。

而最后两句"蓬莱时入梦,知子忆贫交。" 则表达了诗人在梦中偶尔进入传说中的仙境,同时也思念那些平日里共同度过困苦时光的朋友。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于友谊深厚的情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怀旧友好的情怀。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东溪杜野人致酒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野院罗泉石,荆扉背里闾。

早冬耕凿暇,弋雁复烹鱼。

静扫寒花径,唯邀傲吏车。

晚来留客好,小雪下山初。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霞景已斜照,烟溪方暝投。

山家归路僻,辙迹乱泉流。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麇麚突荒院,鸬鹊步闲畴。

偶此惬真性,令人轻宦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同邬戴关中旅寓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观法驾自凤翔回

欃枪一扫灭,阊阖九重开。

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

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

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

周惭散马出,禹让浚川回。

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

形式: 排律 押[灰]韵